Tuesday, November 8, 2016

孩子,请坚强地面对生命中的痛

广果教育观察系列
教育就像耕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无法期望孩子长大后拥有我们不曾在他们年幼时为他们培养的品格;同样,一个人的身上也有孩童时代父母为他们烙下的痕迹,或正面或负面。


在最近一、两个月的基础英语课上,没有一堂课是没有一个小朋友不哭的,甚至会发生同时有几个孩子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的现象。我一方面在反思,是不是我对孩子们的要求太高了;另一方面,我也希望孩子们的内心可以变得坚强,成长是不可能没有痛的。

不仅仅是孩子,成年人也需要理智、坚强地去面对一个事实:和过去相比,现在的人普遍比较脆弱,而我们要努力避免把这个趋势在下一代身上蔓延。脆弱的根源很简单,就是小时候不合理的教育模式造成的。家庭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慢慢会变成一个人潜意识里面的东西。所有的父母都是疼爱孩子的,怕他们受伤、怕他们吃苦、怕他们委屈、怕他们达不成心愿,于是总是在孩子面前退让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日复一日,孩子对待事情的心理状态会发生变化,能承受外界压力的能力也慢慢减弱。

抗压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小时候的危害并不明显,无非就是受不了什么委屈,容易情绪化,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安慰一下就可以解决问题了。这个不会影响读书、升学。但成年以后,危害会变得显著,因为社会不会像父母一样总是给予孩子一切。特别是当一个人总是以为自己的愿望会得到满足,就会无法接受很多现实,慢慢地影响到生活。譬如现在不少员工的工作比较难持久,嫌工作累、嫌领导不好、嫌工资少、嫌路途远、嫌环境不好……;不少高校的学生不能好好学习科研,嫌上课时间早起不来、嫌老师苛刻不让及格、嫌研究繁重不愿意投入……;不少家庭里夫妻不能相互体谅,嫌家务多、嫌配偶不关心、嫌养家操劳……;不少朋友之间难以相处,以至于一言不合就开始折腾。

我们来看一个实例。现在有一个任务要让孩子画一幅画,画有些难度,但孩子并非完全不能下笔,只是画不好。面对做不好的任务,有些孩子开始闹情绪了。作为家长,您会怎么做?
如果家长选择帮孩子完成,可以稳定部分孩子的情绪,但这个行为会让孩子产生心理依赖,反正父母会帮我解决所有问题。如果家长选择让孩子放弃任务,孩子可能会形成这样一个思维模式:反正是我不会做的事情,我就不去做。这两个选择不能让孩子学会处理问题或者坚强。

这里我想分享一位母亲的做法。这位母亲放手让孩子画,孩子画完后对孩子说:你虽然画得很抽象,但还能看出像一只狗的轮廓。我们回去再画一次,下次要画得更好。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可取的做法。首先,母亲并没有干涉孩子,而是让孩子尽自己的努力去画。这个过程可以教会孩子凡事都要自己尽力,别人是无法代劳的。其次,母亲告诉孩子画得抽象,的确没有画好,但并不代表失败。这个过程可以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不足,但不否定努力尝试的行为。再次,母亲告诉孩子回家再画一个,这可以教会孩子,面对不足我们要不断努力以取得进步。整个过程,是在告诉孩子,我们首先要认识自己目前的局限,但不能因为有局限而放弃,而是要不断学习。这样一个思维模式的训练,可以慢慢教会孩子处理和应对问题。

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一个下意识的行为,就会变成孩子潜意识里的东西。针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Sunday, November 6, 2016

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广果教育观察系列
教育就像耕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无法期望孩子长大后拥有我们不曾在他们年幼时为他们培养的品格;同样,一个人的身上也有孩童时代父母为他们烙下的痕迹,或正面或负面。


每个孩子的发展轨迹都不一样。有一部分的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依然缺乏与年龄相应的自控能力,譬如在课堂上会一个人在教室里面走动等等。孩子自控能力不足对后期的学习、生活影响很大,而在课堂上走动只是很小的一个体现。

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孩子的自控能力与在家里被照顾的方式很有关系,其中一点就是很多父母或长辈对孩子过于呵护或担忧,家务什么都的不让碰,或者只是蜻蜓点水地碰一下,这会让孩子失去很多宝贵的成长和锻炼的机会。孩子从小做家务的好处很多,从人格养成的角度来说,更优于把孩子送去学一项才艺。这里我们简单分析为什么做家务可以锻炼孩子的自控能力。

做家务是一个头脑和肢体相互配合协调的活动,成人可能感受不到,但对牙牙学语孩子而言,就是智力的启蒙、肢体灵活性的锻炼、专注力的培养以及性格的养成。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擦桌子。无论桌子是圆是方,擦的时候总有一定的条理性,譬如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外向内等。当桌上有积水时,如何擦才能不把水溅得满桌甚至满地都是;当桌上有固体垃圾时,该如何根据垃圾的大小来决定应该用手捡还是用抹布协助清理。桌子脏到什么程度,擦一次就够,还是要分几次擦完?对三、五岁的孩子而言,这些无疑是有益的思考和训练。作为父母,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引导孩子把事情做对。

有的家长会问,我也让孩子擦桌子,为什么我的孩子还是注意力不集中。我很强调把事情做对,因为只有做对了,才是有训练效果的。如果孩子只是拿着抹布漫不经心地在桌上划几下,既没有条理也没有擦干净,最后还要父母重新擦一遍。这不但失去了训练的意义,还让孩子养成了马虎的习惯以及父母总会帮我继续收拾的念头。

那父母应该怎么做?父母需要很认真的教孩子一步一步把桌子擦干净,什么是条理、什么是仔细、什么是专注地把事情做完,要让孩子从生活中很细小的事情上落实。如果孩子一次学不好,可以学两次、三次,告诉孩子做一件事情就要很认真地做完,不能做一半就跑开玩别的。

擦桌子只是一个很小的例子,生活中的事情有很多,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在孩子合适的年龄段内带给孩子有益的训练。譬如说让孩子每天晚上入睡前负责查看家里的门是否锁好了,即“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却可以让孩子从小学会每天坚持去把一件事情照顾好以及懂得对家庭的责任。

有些父母可能要问,如果每一件事情都这样去教孩子,不仅是做,还要做好做对,那自己要投入多少精力?要把孩子教育好,父母是无法懈怠和偷懒的,更不是把孩子让 iPad 等电子产品来带就能解决问题的。教育不是花巨资把孩子送出去,而是在孩子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把好的习惯和品格细致入微地教给孩子。